欢迎光临都市农业网官网!

成都:乡村振兴赋新能 城乡融合聚强势

作者:张林 来源:成都日报 时间:2018-12-11 点击次数:1536次 作者:中国都市农业网


 

  成都崇州现代农业功能区大田景观

  寒冬,蒲江县长秋山连绵起伏的果园中,一颗颗青果逐渐泛上成熟的金黄,再过半个月,今年的“公式公式柑”又将端上世界各地的餐桌。就在几年前,这块地还是几十户村民的宅基地。经过一场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改革,曾经“空置”的土地呈现出丰收的景象。

  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改革,是成都市深入推进城乡统筹的一项创举。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第二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成都一举承担了多项国家改革试验,也因此被赋予了为全国探路的使命。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成都市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全方位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探索具有成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2017年,成都市实现GDP13889.4亿元,农业增加值达519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298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92:1,城镇化率达71.9%。

  乡村振兴赋新能,城乡融合聚强势。当前,成都农业农村改革的多重效应叠加,成都市紧紧围绕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战略部署要求,加快提升建设农村土地交易服务、农业科技创新服务等“七大共享平台”,继续深化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进入“加速跑”阶段。

  甘溪特产雷竹笋

  重下一盘棋

  让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

  “成交!”随着工作人员激动地报价,455元/亩的价格在电子竞价屏幕上定格。这是广元市剑阁县公店乡一宗750.6亩集体林地使用权转让,以120元/亩起拍,最终在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成都农交所)土地交易平台上成功流转,获得了280%的溢价率。

  土地是农村最基本的要素。成都农交所打造集“产权交易、投融资服务、资产处置”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服务平台,则是激活这一要素的现代化平台。成都农交所将资源类、资产类、知识产权类、投融资服务类4个大类、21项农村产权纳入入场流转交易范围。截至目前,成都农交所共流转农村产权近1.6万宗、总面积约165万亩,累计成交金额800多亿元。现已发展成为全国交易规模最大、交易品种最多、服务体系最完善的农村产权交易综合服务平台。

  随着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成都市搭建的这一统一的跨区域土地交易平台,打破了束缚农村土地流动的藩篱,带动大量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村。

  重下一盘棋,随着资源要素整合改变,成都市也不断健全城乡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让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

  为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成都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的有效模式,加快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并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充分利用和盘活宅基地资源,促进乡村民宿、康养、文创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同时,成都还深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探索形成了战旗村“就地入市+乡村旅游”、青杠树村“整理入市+田园综合体”等一批示范项目,有效促进了集体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

  深化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成都建立“农贷通”金融综合服务体系,上线以来实现成功放款5255笔,金额38.22亿元,申贷成功率高达86%,并不断完善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体系,探索开展经济林木(果)权、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等近20种农村产权抵(质)押贷款,累计发放各类农村产权抵(质)押贷款187.4亿元。

  青砖白瓦掩映在房前绿柳间,老旧的农具展陈新功能,诉说着农耕文明挥之不去的浓浓乡愁。走进大邑县青霞镇幸福公社,村村有文创、户户有特色,颇具特色的乡村标识让人耳目一新。这些创新手笔正是来自于“杲十”设计团队。“我们从城市回到农村创业,让设计为传统的乡村带来更多的活力和幸福。”在工作室里,“杲十”设计的带头人戴子淳告诉记者,他们的团队是一支全部由95后组成的大学生设计师团队,目前已有10位95后设计师在此安家。“融入乡村,投身乡村振兴建设,这让大家感到很有获得感。”

  人才,是整合生产要素的又一核心,也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成都市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培育集聚体制机制,并制定出台“成都市人才新政十二条”,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加强各类专业人才和高端人才引进培育。目前,已吸引规划、设计、创意、金融等3.5万余名专业人才到农村创新创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万人以上,夯实乡村振兴的智慧支持。

  农户从事竹编产业

  改革再破冰

  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参观手工布鞋工坊,探寻“川菜之魂”的美味起源,再看看新农村的新面貌……每一个清晨,郫都区战旗村都会伴随着一波又一波游客的到访而热闹起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都想看看,这个让总书记“点赞”的新农村是什么样?作为全国众多乡村的发展蓝本,振兴的乡村又是什么样?

  战旗村位于成都西郊,曾是一个纯粹的农业村,尽管地处成都平原,自然条件优越,但在传统小农经济模式下,始终温饱有余,富裕很难。

  而2015年9月7日,郫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内,随着四川首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竞拍成功敲响“第一槌”,战旗村的模样彻底改变。该村13.447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挂牌成交,由四川迈高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竞拍成功,用于第五季·香境项目。

  改革破冰,从不流于表层。在战旗村打造的“乡村十八坊”里,这个闻名全国的农村改革“试验田”再次长出新成果。考虑到村上从事酿酒、榨油、做豆瓣、做布鞋的能工巧匠比较多,去年7月,战旗村组建战旗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发动群众自筹自建,将原来闲置的近50亩村集体养猪场,改造成古香古色的特色商业街“乡村十八坊”,也成为战旗村历史性地敲响“农村土地入市”第一槌后又一次华丽的转身。“先期建成运营豆瓣、布鞋、酿酒等12个传统工艺作坊,解决10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截至2017年底,全村集体资产达到4600万元,实现集体经营性纯收入462万余元。

  而近年来崇州市探索的农业共营制,则是我市另一种全新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

  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村民高为民,几乎从没操心过自己的7亩多地,每年仍然能从中获益8000元左右;魏涛,以崇州桤泉千丰土地股份合作社职业经理人的身份,经管着几百亩土地,“不算政府补贴,一年也能收入7万元左右。”

  所谓共营制,即农民以参股方式,把地交给土地股份合作社,由合作社出面聘请农业职业经理人管理田间大小事,而大部分劳作可由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提供。农民“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对耕种不失“话语权”“收益权”;受聘的职业经理人,通过利益联结,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成为目标一致的共同体。

  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农业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保证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回答“谁来种田、怎么种田”,并充分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崇州探索,由此被专家评价为“昭示中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方向”。

  不止在崇州。近年来,成都市规模经营新模式遍地开花。为鼓励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市财政还设立了专项资金,支持龙头企业搞加工搞流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做标准做品牌。

  幸福公社

  文创增活力

  奏响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协奏曲

  剥开慈竹青翠的外皮,层层抽出白细的剖片,经过日晒、划篾丝、染色等工序后,再经过编、绞、锁、插、穿、扣等工艺技法,竹编匠人们编织出一件件造型优美、工艺精湛、丰富多彩的竹编工艺品、日用品。走进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丁知竹”竹艺馆,游客们沉浸在飘散着竹篾清香的作坊里,看着一个又一个匠人用灵巧而智慧的双手编织出美妙的竹器,轻松自在的同时也大开眼界,纷纷拿出相机记录,临走时还不忘捎上一两个精巧的竹艺手工艺品。

  无根山下,林盘深处,随处可见一丛丛青翠的竹林,仿佛是一道道青色的屏障。道明镇也因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明竹编得名。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竹艺村聚焦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坚持“用文化延续未来、用艺术点亮乡村”核心理念,以设计为媒介、以文创为特色,建设“国际范、天府味、竹编韵”的新中式川西林盘,推动农商文旅体跨界融合发展,努力把美丽乡村的生态颜值转化为持续发展的经济价值。

  瞄准乡村旅游带来的红利,竹艺村积极探索“非遗文化+文创基地+乡村旅游”文创产业发展模式。引入中央美院、澳大利亚竹研究院等竹编文创、产业资源,建立竹编创客基地、竹艺工坊、非物质文化演习所,邀请国内外竹编研究专家、产业人才、文创人才,开展竹编工艺、竹编文化、竹编市场交流合作、产品创作,用现代设计提升传统竹编产品、用现代工艺改造传统竹编生产、用现代市场激活传统竹编产业,多渠道培育杨龙梅、丁春梅等一批本土竹编传承人,培育竹编企业两家,带动全镇700多户农户从事竹编产业,让传统竹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文创丰富了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多元化经营体系,也为统筹城乡发展增添了活力。我市构建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多元化经营体系,大力推动“农业+商贸”“农业+文创”“农业+旅游”“农业+体育”“农业+康养”“农业+会展”,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农业文创、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业由单一生产功能向复合功能延伸拓展,促进乡村产业相互融合、多元发展。

  西向而去,在无根山的另一边,蒲江县明月村深挖邛窑历史文化特质,按照新老村民共创共享幸福美丽新乡村的定位,以优良生态吸引陶艺、篆刻、草木染等文创项目及艺术家、文化创客,形成以陶艺手工艺为主的文创项目聚落和文化创客集群,走出了一条“生态+文创+旅游”的乡村振兴之路。这个2009年的成都市级贫困村变身全国文明村、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成为文创陶艺新胜地和安居乐业理想村。

  曾经,这个摘不掉帽的贫困村,与所有未经雕琢的原生态村庄一样,只是地图上毫无吸引力的圆点,可在“文创”的带动下,它已成为了人们的梦中田园。先后引进蜀山窑、草木染工房、明月轩篆刻艺术博物馆、火痕柴窑、呆住堂艺术酒店、有朵云艺术咖啡、搞事情小酒馆等文创项目45个,多元化的文创产业集群塑造了明月村文艺乡村新形态,带来了人气和商机。

  依托“茶山竹海松林明月窑”等特色资源,由村委会牵头、村民入股,成立明月村乡村旅游合作社,明月村推出茶园采摘、竹林挖笋、自然教育、制陶和草木染体验、美食品鉴等项目,引导村民发展“谌家院子”“饮食唐园” “门前椿宿”等创业项目23个,建设家庭旅舍50余间,打造出集家庭农场、林盘民宿、农事体验、研学课堂于一体的旅游新业态。并开发明月茶、明月果、明月笋、明月染、明月陶等系列旅游商品,实行线上线下同步销售,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2017年全村共接待游客18万人次,文创及乡村旅游总收入超90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327元,增长15%。

  一个个文创项目,为村民们打开了一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带动了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更为城里人开启了全新的田园旅居生活,一幅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正徐徐铺开。

  本报记者 李萌 陈泳 文/图

 

上一篇: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花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下一篇: 成都探索公园城市“乡村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