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都市农业网官网!

乡村振兴要素论之【技术要素】:重构乡村振兴“技术供给模型”

时间:2019-08-20 点击次数:944次 作者:中国都市农业网


 

  导语:农业科技贡献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专利沉睡”现象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应运而生。成立一年多以来,从“教授代言”到“共享实验室”再到“农业区块链”,产研院“研”出了什么?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荷兰的农业科技创新贡献率达97%,德国、美国均超过了90%。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3.5%提高到2017年的57.5%,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有不少差距,“缺技术”一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难题。鲜为人知的是,我国还是一个农业专利大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农业科研体系。自2014年以来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近5年技术发展增速保持第一,在园艺、种植和播种技术、饲料和肥料这几个领域相对技术优势排名第一,但专利转化率却始终较低,大量专利“沉睡”在抽屉里。“沉睡专利”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专利本身是没有商业化价值的“花架子”,二是农业专利从实验室进入田间、走上餐桌需要迈过重重门槛和机制壁垒。

  2017年11月,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成都市科技局、温江区人民政府、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四川特驱投资集团联合成立了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产研院”)。这是一个从资本和治理结构上囊括了“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三方要素的平台。作为成都市乃至全省农业领域唯一的新型产研院,其目标直指乡村振兴的“技术性痛点”。

  教授代言

  “横断山是核桃的最适栽培区,生长着全世界最好的核桃。我们对横断山区老核桃进行了深入的开发和研究,一是为消费者提供原生态、高品质的产品,二是以产业促产业、以产业助脱贫。”在一则视频中,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四川省科技扶贫万里行核桃产业岗位专家万雪琴说,“您所购买的,不仅仅是一颗核桃,还有对横断山区扶贫事业的爱心。”

  “产研院成立之后,上线了一个电商平台‘川农牛e购’。”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成都现代农业产研院董事长周伦理解释道,“所谓‘川农牛’指的是‘川字号农产品很牛’,‘e购’则具备‘线上’和‘易购’的双重含义。”在这个平台上,教授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自己代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荣廷昭说:“农业是良心产业,从事农业科研的人为自己选育的品种代言,既是对自身产品的自信,同时也让消费者对产品放心”。他所“代言”的“荣玉甜1号”玉米产品,是西南地区首个通过国家审定的甜玉米品种,2013年在全国鲜食玉米联合展示中获得亚军,被推荐为全国最有巿场潜力鲜食甜玉米品种之一。

  “2018年的玉米收获季,我们举行了荣玉系列鲜食甜糯玉米推介会。通过线上线下互动,2600穗玉米在两个小时内全部售罄,超过16000人通过线上商城关注此次活动。”“川农牛e购”平台负责人袁斌介绍。据统计,目前该平台已推出专家教授代言产品20余个、农业种植者自己代言产品158个、深度贫困县的高原特色农产品20余个,月均销售额20多万元,给产业链上的老百姓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除了“教授代言”,产研院还探索出了更多“教授IP”,例如“教授创办企业”“教授领办企业”“教授经纪人”“AI教授”等多种方式,力图将“教授”从实验室推向产业最前沿。

  共享实验室

  “农业的技术密集性不低于其他产业。”袁斌说,“比如成套的进口土壤分析检测设备,动辄上千万元,普通的企业和农业从业人员根本买不起。即便如特驱集团这样的大企业,也很难面面俱到。”但发展高质量的农业,对土壤、气候、水质、产品等方面的检测又是必须的。该如何破题?产研院给出的答案是“共享实验室”。

  如同当前流行的“共享经济”一样,产研院作为投资方,在全国范围内率先组建了市场化的“农业共享实验室”——“蓉e检”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能够提供检验检测、技术咨询、仪器共享、教育培训、高端研学、R-LAB实验室综合管理等标准化、专业化服务,首期建设面向食品、农产品、环境、工程、生物医药五大领域,具备3000余项检测能力。

  该平台基于5G和区块链技术搭建,综合运用了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互联网最新成果,能够实施全链检测服务。6月27日,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隆重举行的第18届中西部科学仪器与实验室装备国际博览会上,“蓉e检”一亮相就颇受关注,小微企业投来的检测订单源源不断。

  周伦理说:“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我们扮演着供给的角色。既包括对企业和农业的技术供给,也承担着直接的产品输出,最终目标则是打通全产业链条通道。”

  农业区块链

  去年年底,由产研院牵头的四川(成都)数字农业工程技术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这也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专注数字农业领域发展的工程中心。7月11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正式将产研院旗下的“川农牛农业链公共技术平台”“基于云平台的人工智能养殖技术示范与应用”“农科e站”三个项目纳入省级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示范项目,其中“川农牛农业链公共技术平台”作为唯一一个农业区块链项目入选。

  “农业区块链并不神秘。”袁斌说,“我们将农业生产中的每一个要素,物联网、大数据、质量安全、农业金融及保险、供应链管理等作为存储点,然后进行去中心化运算,使其过程具有不可篡改性,从而确保数据真实有效并能辅助决策。以汶川车厘子为例,可通过5G技术和电子拦网手段,适时将产品面积、生产管理、供应链等方面的要素转换为分布式存储的不可逆代码,那么车厘子的种植标准、规模、产量、物流终端等将会非常精准。这对于现代农业而言,可以说是颠覆式的革新。”

  对于未来,周伦理充满期待:“5G技术的浪潮已经到来,我们即将在温江区启动建设现代化的植物工厂,在大邑县建设未来农场(I FARM PARK),真正实现‘用高新技术、兴中华农事’,为乡村产业振兴贡献力量。”

  一个全新的乡村振兴技术供给模型正在建立中。(文/赵梅)

 

上一篇: 产研院联合四川农大开展科技扶贫培训,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下一篇: 产研院参与共建四川(成都)土壤修复与肥力激活研发中心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