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都市农业网官网!

看成都如何以片区规划引领和美乡村建设 | 村庄规划

时间:2023-05-10 点击次数:649次 作者:中国都市农业网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基于“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典型特征,遵循城乡融合发展片区规划理念,正确处理“人、村、景、业”等关系,统筹推进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

  目前,全市已完成51个镇级片区、161个村级片区规划编制工作,力争今年12月底实现村级片区规划应编尽编,探索形成彰显公园城市乡村特色的规划编制方法和实施路径。

  创新“人—村”新理念

  探索城乡融合发展路径

  自实施城乡统筹试验区改革以来,成都围绕“人到哪去、钱从哪来、地怎么管、形怎么塑”等问题,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探索,经历了“城乡分离—城乡统筹—城乡融合”三个阶段,规划理念实现了“三个集中—四性原则—产村融合—小组微生—成片连线—城乡融合”的不断跃升,以顺应人口城镇化、产业规模化、服务便利化、治理现代化趋势。

  成都以定规模、定边界、定类型、定中心为工作重点,实施全域划片、全市规划,在全市域划分62个镇级片区、428个村级片区,划定31个中心镇、375个中心村。在此基础上,以片区规划作为乡村建设行动的总牵引和主抓手,优化空间功能布局,放大区域中心辐射带动效益,引导公共资源精准投放和市场要素高效配置,为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推动实现城乡融合和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快速城镇化致使大量村民向成都城区、镇区集聚,2010年~2020年间超过50%的农村居民进城务工,年均约有3.8%的乡村常住人口向城区转移,各镇街平均老龄化率已达22.5%(高于18.1%的全国平均值)。人口流失和老龄化现象突出,与土地资源利用率低效粗放等问题并存。

  对此,成都综合考虑乡村地区功能复合多样、要素分布非均质、村落成轴带集聚的空间特征,通过构建“乡村振兴走廊+城乡融合发展片区”的空间模型,统筹土地资源要素、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强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资源匹配方式。例如,崇州市按照“总量不变、片区平衡”的原则,实施“精明增长+精明收缩”,围绕做大做强中心镇,通过调减白头都市农业片区内其他场镇规模0.54平方公里,将白头场镇规模拓展至1.23平方公里,着力打造片区发展极核。

  塑造“人—景”新场景

  彰显天府蜀乡地域特色

  按照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大地景观体系的总体思路,成都以特色小镇为节点、以现有总面积6.87万公顷的14万个川西林盘为载体、以天府绿道为纽带,整合各类特色资源,将山水林田湖草沙以及文化遗产、古树名木等资源进行统筹,推动大地景观再造。同时,通过对业态、生态、文态、形态等方面进行指引,构建旅游型、商务型、文创型、博览型、社区型等5类示范性精品林盘共168个,结合上万公里的绿道网络化连通林盘、公园、水网等功能节点,推动营造“可进入、可参与、满覆盖、可共享”的乡村田园活力场景。例如,邛崃市临江片区充分挖掘夹关地区茶文化,结合特色小镇建设和川西林盘保护修复规划设计全球征集活动成果,在夹关·茶乡之秀林盘打造集特色民宿集群、文化旅游为一体,彰显地区特色的乡村旅游体验产品。

  随着农村居民的不断迁移和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按“行政区、标准化”配套公共服务的方式,已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为解决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闲置与缺失并存的问题,成都在前几年“1+8+N”的乡村配套体系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以15分钟乡村社区生活圈推动农村社区治理,依据服务半径,以片区为单元统筹布局公共服务配套资源,通过统筹新增一批、腾退一批公共服务设施,盘活全市100个建制镇的闲置资源。同时,突出中心镇、中心村发展的带动作用,推动公共资源集中布局、精准投放,强化构建全覆盖、均等化、多元化、共享化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彰显公园城市特质、定义幸福美好生活、适应现代治理需要的品质化现代社区,促进乡村空间形态、功能布局、生活内涵和治理体系的系统性变革。

  营造“人—居”新形态

  构建村庄规划标准体系

  针对部分乡村地区规划缺乏科学性、建设缺乏约束性、风貌缺乏特色性等问题,成都建立了“技术规定+编制办法+规划导则”村庄规划标准体系,强化规划引领乡村地区高质量发展。在规划编制方面,对接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形成市镇级和村级片区规划编制办法,通过明确精细化要求,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规划实施管理方面,通过“规定+导则”识别及量化生产生活习惯、自然地理特征、空间聚居模式三个维度的乡土特征,明确民居、公共服务设施、产业项目、设施农业、道路、市政设施六类建设要素管控引导要求,以适应乡村地区小规模、多元化、灵活化的建设需求,形成尊重居民、协调风貌、延续文化的乡土化管控方式。同时,成都强化特色风貌塑造,通过公园城市乡村形态规划设计导则、都市现代农业景观一体化规划设计导则等系列政策,有效引导建筑、院落、公共空间布局,强化塑造“青瓦出檐长,穿斗过白墙,庭院通天井,竹下倚闲廊”的川西民居形态,彰显公园城市乡村特色。

  基于各片区资源本底、产业基础和发展意愿等,成都借助“集体经济+土地流转”等措施,推动城乡劳动力等要素加速流动,破除城乡之间的政策壁垒,促进乡村区域产业集聚与协作,形成“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推进农业与乡村旅游、科普教育、传统文化、康养、素质拓展与休闲运动等产业的深度有机融合。例如,天府新经济综合服务片区通过探索农民耕地互换、闲置土地出租转包、股份合作、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方式,激活了土地资源资产,保障了乡村振兴用地需求。

  为保障乡村产业项目的高效实施,成都以乡村规划师为纽带,做好国土空间规划“最后一公里”的落地传导。通过探索“乡村规划师+”开门编规划模式,成都围绕村庄规划建设全过程,构建了乡村规划师选拔、培训、管理、考核机制,以及驻镇、驻村工作机制,规范乡村规划师参与编制、审批、实施、监督全流程,从而系统化解决村庄规划建设人才匮乏、管理水平不高、建设实施走样等突出问题,填补乡村基层管理制度的空白,助力乡村项目高品质呈现。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上一篇: 胡春华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调研: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下一篇: 建设和美乡村 擦亮幸福底色